160多家美国公司表示支持援助计划 在此前公布的致美国国会高层的信函中,来自160多家公司的CEO表示支持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1.9万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涉及的公司包括高盛、谷歌、英特尔、AT&T、贝莱德、万事达卡、摩根士丹利等。 CEO们呼吁政府“立即制定大规模的联邦立法”,以应对疫情的影响。他们在信函中表示:“国会应该在两党合作的基础上迅速采取行动,按照拜登总统提出的援助计划,批准一项财政刺激和经济援助计划。” 白宫新闻秘书珍·帕萨基(Jen Psaki)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这封信时表示:“正如160多名商界领袖在致国会高层的信中所写的那样,之前的政府援助措施至关重要,而要让美国走上强劲而持久的复苏道路,还需要更多的援助措施。” 美国的商界大佬们在信中表示,与疫情刚开始时相比,现在美国的就业人数减少了1000多万人。全国各地的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境地,学校也难以重新开学。最脆弱的美国群体,包括妇女、有色人种和低薪工人,正在经历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他们面临失业、育儿负担和食品不安全等前所未有的问题。各州和地方也被疫情相关的支出和收入损失压垮了。 拜登的援助计划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协调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努力,共同战胜新冠疫情,推动美国走向包容性增长的新时代。我们商界愿意与国会合作,共同实现这些关键目标。 在2月份非农就业报告中,美国劳工部大幅向上修正了1月份的就业人数增加值,但对去年12月份的就业人数减少值进行了向下修正。其中,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值从之前公布的4.9万人向上修正至16.6万人,而去年12月份的就业人数减少值则从之前公布的22.7万人修正为30.6万人,这是非农就业人数自去年4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减少。总体而言,美国就业人数仍比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的水平少了大约950万人。 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如果美国强势经济刺激计划落地,将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显著冲击。 华泰证券指出,即使没有进一步财政刺激,美国经济反弹本已“蓄势待发”——鉴于美国居民此前多轮刺激后集聚的1.6万亿美元“过剩储蓄”势必将在疫苗推进和经济重启并行加速的背景下转换为可选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支出。 如在经济重启自身动能之上叠加新一轮刺激的效果,预计美国GDP同比增长将在今年2季度回到潜在增速,更重要的是,GDP可能在2021年2季度到4季度之间回到潜在水平,此后总需求可能超出潜在产出。 即使在最为温和的新增7000亿美元刺激假设下,美国通胀压力也可能明显高于市场业已高涨的预期。 由于美国今年的财政刺激体量可能最早在2季度就将总需求抬升至潜在水平之上、和2009年“刺激不足”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所以,美国本轮的通胀压力也可能大幅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水平。 华泰证券据此认为,相对于潜在通胀压力而言,市场对“通胀”警惕度仍有待提高,部分原因是金融危机后通胀迟迟“缺席”。本次通胀压力与十二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美联储的鸽派立场可能拉长通胀攀升的周期,如果通胀预期向预期的方向发展、而政策不做及时调整,则可能会带来市场对政策未来大幅收紧的担忧,经济增长和风险资产 价格的波动会加剧。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刚指出,在整体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顺利的大背景下,拜登新一轮财政刺激推出对于包括美股市场、美债利率在内的美国资产都将起到支撑效果。 新一轮财政刺激带来增长向好前景和通胀预期将推动美债利率走高,据刘刚测算10年美债利率静态水平在1.5%左右。对于美股来说,利率上行反应的贴现率和资金成本上行将对市场估值起到负面效果,但是在利率水平还没有那么高(当前实际利率依然明显处于负区间,-1.04%)且上行速度温和的背景下,预计美股市场最终表现仍将更多体现风险偏好改善和盈利修复的效果。并且,进一步转移支付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可能也会一部分外溢到股市,并在赚钱效应下带来一定加杠杆冲动。 广发证券分析师张静静认为,去年以来的经验显示,财政刺激落地前后以及疫情前景明朗阶段,海外市场就会提升风险偏好,美股强劲、美元走弱;财政刺激影响削弱以及疫情不确定性升温共振之际市场情绪就会降温,美股波动、美元反弹。因此,未来一个季度在第三轮财政刺激落地预期下,海外市场有望再度迎来一轮风险偏好提升行情。此间,美股继续保持涨势、美元再度走弱、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有色、原油等)也有望表现积极。不过,第三轮财政刺激的效力大概率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初显著减弱。一旦群体免疫实现后,财政与货币政策一起转向,美股大概率出现一波调整,因此三季度美国或出现股债齐跌。 渤海证券认为,通胀方面,美国经济救援计划将部分平抑掉疫情对居民收入端的冲击,但需求端仍受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的压制,长期通胀基础并不牢固。国内而言,尽管经济复苏态势有望延续,不过仍存在不确定性,上游涨价或压制中游企业的盈利情况,成本推动型通胀尚未传导至下游。整体来看,随着疫苗的推进,生产端逐步恢复推动产能缺口缩小,以及经济援助计划进入政策兑现阶段且存在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因而当前因产能缺口带来的通胀将更多的是短期性的。 国内方面,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向无需争论,但骤然撤出政策呵护,以急转弯的方式实现刺激政策退出显然不合时宜。鉴于结构性问题仍旧存在且经济数据达到目标后需要一定观察期加以确认。 市场策略方面,未来还处在对风格极化后的消化阶段,无论是海外的实际利率上升还是国内的防风险压力,都使得高估值品种更易受到来自流动性总量的压力。因此,尽管抱团股近期剧烈回调后部分品种技术上有反弹要求,但更多是短期博弈价值,配置型资金还应保持更多的耐心。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11-2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