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不把孩子送到公立中文学校? 文/Mississauga:北美老牛 一看这题目,就好像老牛和公立中文学校有着血海深仇似的。你老牛住在Mississauga,周末上中文学校的学生号称上千人,不要说住在Mississauga和Brampton的家长,就连住在Burlington的家长也有每周送孩子去Mississauga的公立中文学校。并且去年底该周末中文学校刚刚扩充,另一所小学也开始招生。那里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家长会,无论是指挥交通,还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也搞得有声有色。别人的孩子能送到公立中文学校,凭什么你老牛就不能?话虽如此,但老牛有老牛的理由,且听我慢慢说来。 老牛最恨的是Peel教育局从去年开始强制在中文学校实行的“age appropriate practice”。说白了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分班”;也就是无论学生以前学过没学过中文,英文在哪个年级,中文就在哪个年级。结果呢:一个中文字都不认识的英文五年级学生,也在中文五年级。可笑吗?一点也不,这可是今年上半年发生在小儿所在中文班上的真实故事。 说到小儿上公立中文学校,着实有段故事。老牛移民加拿大的落脚地就是Mississauga。小儿也就顺理成章地上周末公立中文学校,当时似乎没有什么“age appropriate practice”,小儿凭着他在国内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初步考核后一直在高一个年级学中文,效果倒也不错。老牛换工作搬家后,把他送到私立中文学校学了两年。搬回Mississauga后,原本想接着上周末公立中文学校,可拜大量华人移民涌入Mississauga之福,此时中文学校的规模声势和彼时的完全不一样了。能把你列入Waiting list就算万幸了。所幸的是另一所小学也开始招生,小儿也接到通知可以来上中文学校了。但问题出现了,按照“age appropriate practice”,他是不能在高一个年级学中文的,新任的中文学校校长也曾信誓旦旦地对老牛说过,要重新按年龄分班。但阴差阳错的是,英文四年级的小儿还是在高一个年级,既中文五年级学中文。老牛暗自庆幸,可能是新任的校长做不到按年龄分班,就放过了小儿一马。不想,刚上了一节课,老牛就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原来是,小儿自我介绍时,说出了自己的年龄,新任的中文老师觉得事关重大,就赶紧汇报上去了。无论老牛怎么和校长解释,道貌岸然的校长就一个答案:“要上就四年级,决不通融。”即使是事前校长助理曾答应在问题解决之前,小儿可以在中文五年级先上,也被校长否决,并粗暴地将小儿从正上着课的教室叫出来。是可忍,孰不可忍?老牛因而据理力争,三番五次后,校长要老牛离开并威胁要报警,离开时,老牛大声地对校长说了一句话:“I'll fight!” 几经周折,老牛终于找到了负责中文学校的Peel教育局官员,呈上了约2500字的英文投诉信。投诉信分三大部分,首先要求立即让小儿回高一个年级,既中文五年级学中文;第二,投诉新任中文校长的工作作风和傲慢无礼;最后,质疑Peel教育局实行的“age appropriate practice”。 Peel教育局官员似乎还算通情达理,在了解情况后,让老牛传真小儿过去的中文成绩单及私立中文学校的介绍后,就立即决定让小儿回高一个年级中文班上课;但对于新任中文校长的做法,他认为是在执行决定,并无不妥;而对于Peel教育局实行的“age appropriate practice”,则是极力辩护。 该官员第一个理由是,易于管理。因为如果不按年龄分班,很难考核学生的真实中文水平(老牛的答复是,像过去一样学生在注册的时候由任课老师考核);并且如果不按年龄分班,总有学生在上英文十二年级之前,完成中文十二年级学习,这些孩子怎么办?(老牛的答复是,如果学生刚刚随父母移民过来,他们的中文水平绝对高过相应的中文年级,应该乘这些学生年龄小时在高的年级学习中文。如果有学生提前完成十一年级中文,因为这些孩子基本掌握了中文的阅读,完全可以不来中文学校,可以自己接着学,等到十二年级时,再来中文学校接着学一年拿学分。更何况,拿学分并不是学生学中文的主要目的。) 第二个理由是让大孩子和小孩子们一起上课,大孩子会感觉不舒服。这一点根本不值得一驳。社区办的游泳、滑冰等项目都不采用“age appropriate practice”;不照样有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学吗? Peel教育局期望任课老师可以解决“age appropriate practice”造成的所有负面效果。姑且不说,中文学校的任课老师都是临时的,是否真正合格都是个问题;即使是正式的老师,试问有几个中文老师能照顾到一个班20多个学生,有的学生一个中文字都不认识,有的已具有上千字的词汇量? 当时给老牛的感觉是,Peel教育局仅仅是让中文学校办下去,至于好坏就不管了。凭老牛个人去争取废除“age appropriate practice”,简直是“蚍蜉撼大树”。对老牛来说,当时为小儿fight的目的已经达到,加上要弄房子,实在是没有精力再进行下去。把相关情况和学生家长会说明后,就没有再管了。 一个多月后,老牛再次送小儿去中文学校,也顺便看看他在课堂上的情况。在离下课还有半个小时左右,老牛站在了小儿教室的门口,从窗户里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他的一切举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正看得老牛痛心疾首。这是老牛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课堂,如果还算是课堂的话。没有小学教学经验的老师(后来知道该老师在国内是教大学的)将孩子们分成六个组,四个孩子相向而坐,多好的打打闹闹的机会!只见小儿一会儿和左边的同学说两句,一会儿掏右边的同学一下,对面的同学也不甘寂寞,抢过小儿的书,小儿抢过来,就这样嘻嘻哈哈,不亦乐乎。其他几个组的情况也不相上下。只是老师走到哪一组,那一组就稍微安静一下;老师转过去,嘻闹照常。前面说过,在小儿班上还有一个中文字都不认识的学生,老师自然就会多照顾一些,走到那一组的机会就多一些,这也就给其他组的孩子更多的嘻闹机会。明显地,大多数学生心思根本不在课堂上,他们频频地看墙上的钟,盼望早点下课。刚一下课,老牛就冲进教室,估计脸色是非常的难看,问老师为何要如此安排?老师说是学校要求要分组。有这么分组的吗?至少可以不让他们相向而坐啊。至此,老牛对公立中文学校是彻底失望了。在那一刻,就决定下一学期,还是花点银子和时间送小儿去私立中文学校吧。 在华人社区流传着“男孩学中文,女孩学法语”的说法,虽是说笑,但无不流露出为人父母的苦心。苦心之一:男孩学了中文,长大后,在加拿大实在是解决不了终身大事,还可以回祖国大陆找啊,至少语言上不要有太大障碍;苦心之二:女孩学法语,即使培养不出法国女郎的高贵气质,将来在加拿大政府找份轻松的工作,可是要双语的哟。对老牛来说,让小儿学中文,只是不想让他长大后有遗憾。老牛的小同事中,有些是早期香港移民的后代,问到他们是否会中文时,他们的回答是“I wish my parents pushed me when I was young.”,而同时眼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遗憾。有意思的是,老牛所在的公司最近派了一名应用工程师去中国支持客户,该工程师回来后,有感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及太多的商机,毅然决定开始学中文。 相信大多数家长和老牛一样深知未来中文的重要性,之所以送孩子去周末中文学校,是想让他们的孩子学点中文,至少是不要忘记中文。但如果家长们看到的是老牛曾看到过的课堂,会有什么感想呢?学没学到中文是一回事;学习态度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孩子们对这样的课堂习以为常,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那才叫因小失大。正确的学习态度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非常重要的。 行文至此,相信读者朋友理解了老牛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到公立中文学校的原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但读者朋友能否理解老牛本文的苦心呢?老牛希望关心中文教育的家长们,尤其是家长会的朋友,能否继续和Peel教育局fight,争取废除“age appropriate practice”,为Mississauga周末中文学校的改进做些贡献呢? |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5, 2024-11-21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