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度过20岁生日的这对双胞胎来说,已进入大学二年级的他们已正在经历大学时期最忙碌日子。但是,已成为网络红人、大学生偶像的兄弟俩,除了要应付繁重的课业,还得安排很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商业活动以及媒体的互动。对于现在拥有的一切,兄弟俩在接受燕赵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都不是天生幸运的那一类人,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勤勤恳恳,就是最大的幸福。 + I* ~5 K% v% J+ k# y' j, |2 K& T* Y" g' c 从170斤小胖子到北大史上最帅双胞胎 " G O- D" K# e- x n2 _5 t 1 I- d1 S6 l$ f - [2 }6 k* S5 {3 q; k v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几年,苑子文和苑子豪并不如今天这般光环缠身,魅力四射。小学曾在班级倒数;刚入高中的成绩是年级100多名;两个人还是170斤的小胖子。兄弟俩除了因为是双胞胎而跟其他的孩子稍显不同,在他们的身上并没有任何能够放大的优点。这对普通的双胞胎哥俩,在进入北大后一夜成名,甚至被网友美誉为“北大史上最帅双胞胎”。然而,这些表面的东西,兄弟俩看得很淡。而真正让网友惊叹的,是他们的励志经历。 " @$ c- _1 h2 t. b, V# W8 Q4 ]3 Y* Z. i) q
双胞胎哥俩出生于我省廊坊,同时高分考入北大“文”“豪”兄弟的作品励志幽默,坦言“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9 u# ]; s4 E, N7 ~; }- @ w' ^# {$ h1 g( \* U
" B# P/ P1 G. _# D" p出生在廊坊,童年的时光更多是在这里渡过的。如今的兄弟俩,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都在网友的充分关注下,更是被媒体频繁追踪采访。这样的状态,他们不可能预想到,但是,一夜暴红的滋味,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明星的幸福与无奈。对于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苑子文说,开始觉得很新鲜,自己的一个观点都可能被大家讨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现在发微博等一系列网络的东西都需要很谨慎,毕竟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而且即使自己有不开心的事情,也尽量少把自己的负能量传递给关注我们的朋友,很多话从在公共平台上吐槽转化成了自己的内心消化。 2 `9 |8 t; `8 J3 U5 T
他们一位老师说,表面上看,其实很多人觉得是因为他们是双胞胎,而且是一起考上北大的双胞胎,觉得了不起或者非常棒。但我觉得他们走红的原因还是可以再深挖一下的,他们刚入高中的成绩是年级100多名,最后走出学校是数一数二;他们小学曾被老师“退学”一级,列入坏学生名单,最后升入初中却是两个班的班长和佼佼者;他们以前是170斤的胖孩子,现在是正常体型还偏瘦。他们身上有这一代青年的特点------想要做什么,就要努力证明自己能做什么。我想这也正是大多数人都需要的气质,这种精神有可挖的地方,才能让他们“走红”。 ' L2 f7 u$ U4 u+ |苑子文、苑子豪只有20岁,青春、阳光,内心纯洁,充满着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活力。自己的一言一行被网友关注,被同龄人认可,这一切都让兄弟俩很是得意。谈到被人认识和关注,苑子文说,对于目前的环境,自己现在觉得挺幸福,我们的欢喜悲戚,快乐伤悲,都能有人愿意分享或分担,很感谢一路走来支持我们的粉丝。目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学校的日子还是那样,简单又充实,食堂吃饭,宿舍睡觉,教室上课。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网络 曾被列入坏学生名单 1 ]: I. ]2 x+ E
8 j2 F2 t" j( X" t7 H0 i" P) b
, f* }+ M- Q2 b2 _! P& q% U* @文豪兄弟的作品励志幽默( f/ g8 S' N/ b$ v1 \9 `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子文、子豪兄弟俩的名字,已经将父母对儿子的期望表达得博大且目标明确。如今,在网络上,苑子文、苑子豪都有了自己的百度推介,苑子文的百度信息有19100个,而苑子豪的百度信息达到22000个。2012年,哥哥苑子文以674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而弟弟更是以683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百度推介上,兄弟俩都被介绍爱好写作,弟弟苑子豪是《意林》杂志特约编辑,高中时是学校文学社副社长,喜欢写悲剧小说。在《天津中学生》、《同学少年》、《美文》等都发表过作品。哥哥苑子文曾为全国中小学文学社研究中心会员、《天津中学生》和《意林》杂志特邀记者,在校担任芳菲文学社社长和创委会会长一职,主编校刊《心雨》,协助编辑校报。“你总告诉我,做事前要打草稿,我点头说对,所以妈妈先把你生了出来;你说你比我大所以你是太子,我说这样的逻辑推算开来你只能叫大子;你说我没钱花了只要跟你说一声就好,刚听到这的我立即说:“一声”。你听后满脸都是无奈;你一定不喜欢我这样的弟弟。我犯了错误需要你上前替我顶罪,挨说挨打从来与我无缘;无论是食物还是玩具,只要不是偶数,那么剩下的那一份肯定属于我;外人面前我从不管你叫“哥”,在家里就对你大吼大叫没有礼貌;你动手打我我就喊爸妈,躲在他们身后看你被训斥却嗤嗤偷笑;吃不完的饭剩给你,文具丢了就拿你的用,打针输液永远要你冲在我前面,零花钱不够了就找你借,然而我们都彼此深谙,你我间所谓的借,永远不成立。你总跟我说看别人家的弟弟多懂事听话又有礼貌,每每这时我都会睁大了眼睛瞪着你,爸妈一来我就开始哭,他们便哄着我,说着你— 别老说你弟弟了,弟弟已经挺好的了。你一脸无辜地说你没有,然而我幸灾乐祸心底暗想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再欺负我。” . O. H) x Z2 t3 d' W: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