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了微信,得到转贴的内容挺多。注意到两个转帖,引起我一点儿思考,忍不住与大家一起讨论。
' C: @# }$ o' G' o9 a3 M & E0 M: w; o. e( F- E
% U- ~7 k) s, z: X8 Z
( I0 w+ G+ K' T9 Y4 j ) H; A( ?( [ R/ y* V
) r% E" S2 F% e, L3 [6 D
第一篇标题还是挺抓人的,为了不歪曲作者的意思,也不复述,请大家花几分钟读一下原文。
3 u n( {( q3 X- V% s& N# }8 E& d 8 H0 {5 ?* C# w+ E% n, V
& w' p- E; w$ V J& c& a' ]- @$ o g6 z' B/ F# @
3 f8 H* I0 o' o% r) ~% c; j
$ Q5 f/ l' ?2 V; `# l《好父母也可以是祸害》
) [9 F# C: ~# I( R' J' ]' q/ P & b/ K5 z# M+ _+ Y
3 K$ I* [+ a( J% D6 t5 B3 g; L$ e
人人都知道,坏父母是祸害,他们的漠视、暴力或者强烈的控制欲会给孩子带来深深伤害,严重影响他们的人生。但最新研究却发现,注重给孩子营造幸福童年的“完美父母”也会使孩子成年后的生活陷入迷茫和阴郁。为什么?一位身为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剖析了个中原因。
# }5 T0 {* P+ \4 U1 Y+ x# h ; n6 |9 ` ^# {
5 V7 h' p! C9 X& v6 C4 v. {如果说我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言之有理:“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论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当然,每个人都知道,麻辣老妈和慈爱的、家庭教师式的妈妈会培养出完全不同的孩子。但我们多数人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而在这个区间,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做错。4 g. y! j o! w! y
! z; V2 t J9 P( |& L: Y) i
% Z I# T% x* O$ p6 @# M" T) `作为一名妈妈,我很想做对。但是什么才是“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书店,立马眼花缭乱:布雷寿顿、斯波克、希尔斯,幼儿中心派、家长中心派、合作派……我到底该追随哪种理论?
0 e0 W% ~( y: [' ` ! ^1 d0 Y& q7 Q$ W
; {2 \3 V1 o% N8 W# I
好消息是,至少在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威尼康特看来,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咪。用他的话说,只须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了。不过,过去所有研究———从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到哈里·哈尔洛的猴子实验———都表明: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你的孩子,错过了他们的敏感期,或者给予他们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坐在沙发上,靠着一盒纸巾,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每周50分钟,有时长达数年。而作为心理治疗医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种“矫正性的情感经验”,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将早期的被伤害感觉转移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时相比,更加调和、更具同情心的回应。8 o% u8 U x1 c5 s2 j. H( `
K! h1 ?6 ~' H# Z# p2 K& h) X' Y, O w( _- C! K8 c+ B' t1 D
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然后我开始接待病人。
) k# E; N, {) Y* C 5 V5 T# r ~: X9 a
! b& v T2 G; Z- g% y# m特殊的病人
6 X5 ~( {3 {/ ~7 o3 B2 B4 m : \ i9 ?& m+ W# G3 L
% A; C. @+ F0 U' W% y( c我头几个病人几乎是教科书上的范本。当他们诉说不幸童年时,我毫不费力地就能将他们当时的委屈与后来成长的不顺联系起来。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姑且称她为丽齐。丽齐有要好的朋友、亲密的家庭,以及———极度空虚的感觉。她告诉我,之所来咨询,是因为她“总是不高兴”。她说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出色的兄弟姐妹,爱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病人。但她老是失眠,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老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为什么?$ n3 ]- x. }" N- T& I
/ Y2 n8 F( X$ ]0 S. ]) c' A! q/ X+ R# x* o' R, `
我被难住了。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乱七八糟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
0 W4 C& a; M7 Y4 [# R
2 k9 c9 f V' J2 U" g$ E+ s
@' t/ C/ M; z _( e* u( T: \当我试图弄明白时,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是二三十岁,自述很忧郁、很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职业,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父母无可指摘。
. b* P9 M) L1 K ) T3 E6 V8 Q% Z. O' C) u
+ B) R7 V J* _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好的朋友”,一直支持自己,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6 C7 A* Z- } O9 ?& j& l* @9 u4 p
5 w) ?% \+ Y& d( D: m5 i9 D' W4 s, n. r8 V, u1 m
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而且,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这跟我学过的知识是违背的。
P# ?7 n b% S/ Z+ ` ) s, n k D0 u5 T1 {7 c$ O
: r# O# p$ h( k% `! t% _2 k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他们真的拥有极棒的父母: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他们做任何想做的事,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在他们丧失兴趣时又宽容地允许他们退出,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一句话,这些父母很“和谐”,尽量引导孩子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坐下来听这些父母讲课,暗自奇怪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9 C4 N! t2 u7 J# _ 7 o* S- z2 W, C4 y: }+ h- N
Z; O, F9 k0 y1 j直到有一天,另一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他们是否做得太多?
' n1 O3 B8 }* \8 W
* ~0 y, i9 c: \8 y! J. Q" D' ?$ E8 C, [! Y5 C
过度保护剥夺幸福感9 ~0 h4 Z6 p3 ?6 B& G: g# p
- ~% ^& S0 v* q9 d
' c1 ?+ U" J& s4 j1 v' H. a6 r& r在美国,育儿一直是个争议话题,种种理论多如繁星,争奇斗艳。不过,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将孩子培养为有生产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我的父母希望我幸福,我祖父母也希望我父母幸福。不过,近年来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了。3 c5 {, `$ q& X/ A2 v
" [: x; W+ b" V6 u& Y9 r
; F" u# R6 m3 k5 L& @& g R! d
如今,光是幸福还不够,你得更幸福。对幸福的追求已经从“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满足”变异为“你必须任何时候、各个方面都幸福”。“我是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福工程》中写道:“但我还应该更幸福。” : d( i2 J: w, a
$ T$ c' E' m, J: I% _. b2 L, [- C' b
那她到底应该幸福到什么程度?鲁宾也不确定。听上去她和我一些病人的情况完全一样:有很棒的父母,爱着“高大、黝黑、英俊”(而且富有)的丈夫,生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有一大帮朋友,在上东区买了豪宅,拥有耶鲁大学法学学位和成功的事业……尽管如此,鲁宾仍不满意,“似乎缺了点什么”。为了消解“忧郁、不安、低落和游移不定的内疚”,她开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行动清单,每周一买3本新杂志,不断收拾衣橱。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后,她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幸福反而减少了。”接着她揭示了所谓“成人的奥秘”:“幸福并不总让你感到幸福。”
& l& {- A* g( p) k) L- r5 c& [5 H+ o& e; J2 c: z
现代社会学研究支持了她的说法。“幸福如果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很棒的一个东西,”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现代很多父母正是不懈地追求着这个目标,我和同事由此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 P3 d3 j5 X& f. J5 j+ s
0 K. w. [0 T# e4 {; C' U& R( G! U# e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在临床实践中,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他说:当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扶起孩子,开始安慰,此时孩子还没来得及哭呢。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混乱,给他(她)一点时间,让他(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他(她)先跟那种挫折感搏斗,他(她)就不知道受挫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心中也没有底。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们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了援手。) d9 X) `8 [: V" h+ ~4 y
I3 F; ~% R$ o8 ^! G6 `
. M2 M1 F% m3 G4 H0 l1 N' |
6 L2 e/ I6 o+ N6 a
8 p2 D; ~- B2 }0 A; X* @- z) ~* C) x, j
不能说作者写的没有道理,作者对于幸福异化有很多思考,但所说的那样的父母真是可以称得上“好父母”吗?“真是无可指责”吗?那些孩子的“抱怨是无可报怨”吗?标题把好父母冠以“祸害”的名头,让我思考这结论是否经得起推理。
1 ]* p. G0 ~8 L1 H, y! b' {7 s 1 z5 J0 Q( ^. j8 n: Y/ r
) X* Q+ G9 y" P1 m' U差不多也就是那几天两天,我收到另一个转帖:《伟大的教育33条,受益代代人!》,其中一条是:“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这里面并没有一味说要做“老好人”父母,而是行为上甚至可能是消极的父母,比如:无为,放任,权威,消极等。但凭我的经验这样的父母的确能有更积极的养育结果。8 t3 e/ H! z8 F, y0 q( l, @# B
, G1 t; i$ p9 J5 C; n3 r8 P1 B* P
7 K! b/ [- |* j6 |& u# `+ D$ p思考的野马还不能停止,因为我不想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这样我不得不提及ERIKSON的心理发育阶段理论。大致如下:9 j$ V* L# v/ B, m
+ n2 V2 @+ N/ G& P" Y* j
5 M1 }% @0 i8 I# H4 G<!--[if !vml]--><!--[endif]-->
' l- ~( {# ^+ n9 \, G/ R
5 Z3 b9 X+ F1 Y% |7 |
9 g: V: G7 I5 h0 X2 u2 a3 e 临床中我一般简要解释给客人听:0-2岁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阶段;2-4岁是自主感建立的关键阶段;4-5岁是主动权建立的关键阶段;5-12岁是勤奋成就感建立的关键阶段;13-19岁是身份定位的关键阶段;20-24岁是亲密关系建立的关键阶段;25-64岁是养育下一代的关键阶段;65-生命结束是自我完善的关键阶段。, D( S$ o: D3 O0 I2 c/ F
( I# U6 d* [1 Z) I4 O: T
$ V7 Z2 A3 S# Y2 U: r0 D在人生的前五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是在父母的养育下成长的。父母怎么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比如在婴儿期孩子哭不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2-4岁时强制大小便训练,孩子可能会有困惑;4-5岁时抵制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可能会有愧疚;5-12岁没有鼓励上进,孩子会自卑;13-19岁父母不允许孩子进行身份探索,那么结果孩子可能有身份定位的困惑等等。
, H8 @0 ~8 U i8 s) X % j- t. [2 y) Q9 H
; k9 Y8 n* E' \2 e5 \2 U6 A7 R理想地说父母的养育要基本满足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发育,这样的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这些阶段是不是象那个女孩父母就能胜任的?如果仅仅是“好”,那么可能得到满足的是生命的第一阶段,在以后的阶段会不会有困惑,愧疚,自卑甚至身份不清的挑战呢?从描述上看,那女孩在自主感,主动权及身份定位方面并没有明显看出有充分的发展。“保护型”父母所难以完成的,比如在2岁以内,孩子摔倒了,当父母要把孩子扶起来;但2岁以后,在孩子需要建立自主和主动的时候,父母还要去扶孩子,这样只能压抑孩子的成长。其实这时候在无关安全的情况下,孩子自己爬起来,不会令孩子不幸福,反而会体验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做什么,做父母的可以帮助援手,但不是不经询问许可地帮助,只是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j) w3 v, [$ G. h) m0 ]
0 y9 D0 {# {6 _. }3 P! ?2 I% A& [$ q
在后一条转贴中,建议孩子不同年龄段父母要有不同的作法,这是很具体的指导,可以看出超越的第一条文字的疑惑,但没有明示背后的道理。如果引用ERIKSON的心理发育阶段理论,可以有深度和广度去洞察这些现象,从这个角度上看理论还是很有意义的。回头再看,以不幸福而大发“好父母也可以是祸害”感慨,确有误导之嫌,文中所述也不利于读者找到清晰的方向。
/ ]- g4 M9 f( J
7 Z% W3 H, I6 v& O M
5 N1 M3 u1 H* X4 K9 l) [8 @2 v/ ^; `; u* v
7 U, @+ O! y# u4 Z* m; X& @
9 k) I4 `4 B2 s1 M, |, x" R% e& q
最近在辅导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13岁起被诊断为抑郁症,其发病的过程还可以向前追溯,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大体属于拔苗助长的作法,欲速而不达,至今没有办法完成学业,现在只能呆在家中。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成年人的身体内,心理的发展仍处于幼年的阶段。从多次接触来看,没有看到充分成就感的发展,没有身份定位的探索,更不敢去发展亲密关系。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他心理去成长。被迟滞多年的心智要想发展,要有太多事要做,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X% h( N) ]: H$ v: I' L1 a0 y
* s6 E' Y; Z; j3 Q9 ^8 e6 ^: b- Y
看到那些案例的痛苦,真希望更多的为人父母,了解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有地放矢地执行父母的角色,这是父母的成功,也是子女成功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