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四门博士(正七品上)

- 积分
- 14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120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6-2-27
|

楼主 |
发表于 2006-3-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前段时间黎阳的一篇“中国,当虎还是当驴”的文章对中国文化传统战略思维的缺失做了精辟的分析。他以柳宗元的古代寓言《黔之驴》为蓝本,形象地归纳出食肉动物的思维方式从来富于警惕性和攻击性,是主动的一方;而食草动物的思维方式充其量也仅仅是防御,永远处于被动地位。食肉动物一事当前关注两件事:第一,它会不会吃我?第二,我能不能吃它?
x/ n1 C A& N' s7 f' b2 W0 D; j' u0 n [, T* |2 g @
中国近代挨打的历史一定程度源自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战略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很象《黔之驴》中的驴和虎,即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思维定式上的某种异同。中国的主体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无数次受周围游牧民族或国家的侵略骚扰,并且曾多次遭受灭顶之灾。 / z, Q: U4 i0 R8 }2 S2 [. @6 P
0 r! t3 y. L3 v0 ?+ S$ d
就整个民族而言,如果想避免当食草动物的命运,其思维方式就决不能象驴之类食草动物那样消极被动,至少中国的战略家们必须象虎一类食肉动物那样警觉和积极主动。一个民族整体上思维如虎则成虎,思维如驴则成驴。思维如虎,本不是虎也能变成虎,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不过日本本身就是尚武的恶狼;思维如驴,本不是驴也能变成驴。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字,和光顾低头吃草的驴有什么不同。 ( {! }9 S7 @; o4 N ]. h
# r" j) f5 z( v9 Y# `! I作为个体来讲西方人比较重视通过竞技场上的激烈竞争,包括剧烈的肢体冲突,去培养孩子主动进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而中国父母较多的是象在培育温室里的花草。如果白人家庭培养出来的个个都是小老虎,我们培养的都是小绵羊,孩子进入社会是很容易受伤害的。 / S; P0 a9 W3 n* @' s1 h
9 s7 F5 _( a& d! N8 z8 }. M0 c8 k: w其实,中国人唯有读书高,绵羊式教育的弊端比比皆是。比方说,我们许多大老爷们手无缚鸡之力,握个手也是软绵绵的,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许多人恐怕连个轮胎也不会换,难到你在路上车轮胎暴了还要请美国女人帮你换上备用胎不成? , e- b" t3 f* H1 \3 R% f
5 x3 `. I7 |: u7 d9 n- t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领导才能,而不是满足于俯首帖耳当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顺民。大家都知道,亚裔对美国高科技领域贡献很大,但亚裔在美国社会中受到重视程度却是最少的。以硅谷为例,目前亚太裔在圣荷西占28%的人口,市政管理人员仅2%为亚裔;虽然超过70%的亚裔希望进入企业管理层,事实上只有1.7%的亚裔男性和1.2%的亚裔女性达到这个目标。
" ^- G' {% c" v8 v: G) [: q
7 U5 k2 V l: X' R( Q1 p. i9 x我们只有强化我们下一代的竞争意识,着力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才有可能改变亚裔在美国的不公平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