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1|回复: 0

脉诊与针灸

[复制链接]

520

主题

747

帖子

5

精华

版主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9
获赠鲜花
3548 朵
个人财富
9488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6
QQ
发表于 2011-7-3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许多人认为针灸中诊脉的意义不大,问问病人哪里不舒服而后循经取穴或在阿是穴周围扎几针就够了,好像不用什么脉诊的理论来指导针灸!其实针灸只是属于中医治疗中的一种方法而已,只有受中医理论的指导才能有好的效果。

一个针灸师如果不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那他治病是很茫然的,治好了不知为何好的,治疗无效也不知道错在哪里。针灸师不要机械地按图索骥,整天去背诵穴位的组合,这些东西如同配伍中药一样,是因人因病而异的,不是每个人都用一样的配方或者都用一样的配穴。

1、针灸取穴,依据脉象

有人说了,我没有用中医的辩证取穴也治好了不少病啊!的确,针灸这种方法基本治疗法则就是通经活络,找你看病的人大多是疼痛的,就是随便抓几个穴也会有疗效的,可是除了痛症其它病你的效果又如何呢?高热、低热、外感、气滞、湿重、燥症、寒凝、水肿你的效果又如何呢?就拿一个头痛来讲,有气滞头痛、血瘀头痛、外感头痛、发热头痛、中暑头痛、尘邪头痛等,如果一个针灸师不会辩证分析出原因,只是机械的照搬几个穴位来治疗能有好的效果吗?

因此,医者在针灸治疗前,必须通过诊脉来了解病人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盛衰,以及疾病所涉及的脏腑、经络、病情轻重等。《素问·缪刺论》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又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在临床上,医者用针之时,必先诊察脉象,根据脉象所呈现病情的轻重,才决定治法和处方配穴、施术等。

2、针灸补泻,依据脉象

脉诊是确定针刺补泻的主要依据之一。《灵枢·小针解》: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此外,《灵枢·终始》: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经脉》: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寒热病》亦指出: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补泻反,则病益笃。《素问·三部九侯论》:“……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背腧》: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禁服》有以下论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通过脉诊来了解患者身体的虚实状态,并以此为依据确立针灸的补虚泻实的基本治疗原则,对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针刺深浅,依据脉象

在《内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具体的刺法,而其中很多都是根据脉象来确定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濇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灵枢·终始》: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则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素问·离合正邪论》: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素问·刺疟》:疟脉满大急,刺背腧,用中针,傍伍胠俞各一……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以上经文充分说明,参考脉象的不同,在针刺具体的施治上也就有所不同。

    总之,当今许多针灸医生似乎已经忘记了针刺治病还需要诊脉,即使诊脉也只是针灸前切脉以辩证,而对于针灸治疗中及治疗之后的脉象变化多不留意。忽视脉诊,必然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明·汪机对此批评道:今之针士,多不诊脉,未免有误刺害论焉。”“苟不诊脉,则经脉之虚实,补泻之多寡,病症之死生,懵然皆无所知矣。于此而妄施针灸,宁免粗工之诮哉。因此,强调脉诊在针刺临床中的意义,在于重视、挖掘、继承古人的宝贵经验和理论,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介寒生,仁心仁术是一辈子的追求。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11-1 1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