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太医令(从七品下)
- 积分
- 10
- 获赠鲜花
- 608 朵
- 个人财富
- 69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6-5-2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1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当我们问一个海外华人华侨的时候,一般不问他是不是“中国人”,因为所有的华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中国人”,我们问他:在法律上,你是哪国人?如果他们加入了当地国籍,他们在法律上不再是中国人,也不受中国法律保护(有时甚至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7 a8 r% r" V" \. t# u1 V- d$ H8 W
% g5 y4 Z. s$ q/ j( J这种外国籍(或者准备加入外国籍)的华人华侨和中国已经没有多少“法律”关系。他们的爱国主义更多地是建立在道德关系、感情关系和伦理关系之上的!这种道德和伦理的关系不再是实实在在的,不牵扯到柴米油盐这些日常生活,更不需要你斤斤计较地理性思考。$ U9 L4 U: X: k% }+ w
6 y- x: L0 `9 Y) n4 V
. R/ E: i0 M3 d/ I9 ^/ l& q对于这些华人华侨,爱国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对那块遥远的土地的怀想。他们从感情上希望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响当当,繁荣富强,不光让他们有面子,也让他们心有所托,在国际上可以扬眉吐气——他们澎湃的爱国激情让所爱国家飞涨的菜价、鱼肉百姓的贪官以及你孩子牛奶里的三聚氰胺变得微不足道,仿佛那些东西和他们所爱的国家没有任何关系……
0 x2 m: J4 B) L$ [- w6 f) ]% n" w+ B' h: i& q6 b6 A
* h/ {" ?; k2 T( X' O( c3 J* R
爱国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奥运金牌和毒奶粉
; w1 U- x5 ^) I! i, S5 h8 P! k4 Y9 k. z/ q8 e4 u& N
今天是京奥会一周年。去年奥运会之前,我写了一篇《我们要那么多金牌干什么》的短文,很多朋友认同,也有很多朋友表示异议。让我惊讶的是有那么多海外华人华侨当面质疑我,要那么多金牌有什么不好?' L8 D4 V& f6 Y, o6 h& W
x) N/ ~8 C, }' G
' O, e8 P1 F8 q$ u我没有回答他们,因为我想起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一个场景,当时我在悉尼的街头(接近步行街的乔治街路口),看到一个体育用品商店门口的大电视上出现了比赛中金牌排行榜拉锯战,好像中国和美国有差不多数量的金牌。我和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站在路边盯住屏幕,心情异常紧张,决赛最后一刻的时候,我冷汗都出来了。二十分钟后,当看到中国又赢了一块金牌的时候,我差一点忍不住流泪了。当时的自豪感,可以说无与伦比。我至今还认为,那是我发自内心的爱国。
# k2 ~4 x: Y# z" {4 j4 v! o/ c4 Y+ y) z6 s/ l
; |2 i; e; M, I- I2 {/ i" O那种爱国之心一直没有变,但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的“地位”变了,我不再是站在海外街头与一帮外国人在一起瞎起哄的“海外华人”,我回到广州定居,成了不折不扣的“海内华人”。我关心的不再是让我流泪的激动人心的金牌数量,我关心的是我生活的这个国家是否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足够多的体育用品设备,我们是否花费了太多的本来可以用于改善普通孩子们的教育条件的国家的钱去获得金牌,还有,我们得到那么多奥运金牌是否对这个国家的总体体育事业有帮助,还是适得其反,得到那些金牌成为我们自豪,自豪到足以忽视我们成千上万孩子的体育教育。. O# c" l7 W9 e1 f6 \7 d* U
" r' n9 H! \0 ]; \* T5 e' B
2 K" `8 M# e; S6 K! {- H同时,我个人经验告诉我,比较成熟的西方社会已经越来越把奥运金牌局限于体育赛事,很少有人把奥运金牌同一个国家的国富民强真正联系起来。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即便我们有了世界第一的金牌总数,如果不从我们孩子的体育教育和设备入手,不管你怎么激动,全世界照样看不起你,甚至会更加鄙视你,因为一个体育设施比西方落后二十到三十倍的国家却得到了奥运会金牌第一。
9 G. H5 [8 a! N0 S' O
/ `; y3 u1 z7 @3 Y) d1 y/ `8 h; ^' t+ q) P# |8 A% T
上次到海外,一位海外华人问我,京奥会上,中国取得了金牌第一的成绩,可国内为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京奥会闭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媒体都不再提奥运金牌第一的辉煌成绩?可是,他们却始终无法忘怀毒奶粉事件,为什么?
8 z+ J1 c. X, O, }& \: U R2 u5 G8 ~* d* c2 g( L7 x
* t* D. r v: Q3 k" f9 O1 J! ]
我想了一会这样回答他,作为海外华人,我更看重的是金牌世界第一,作为“海内华人”,我更关注的是毒奶粉事件。总数第一的金牌让中国人的孩子在世界各地都挺起小小的腰杆,可毒奶粉却可能让更多的中国的孩子们那挺起的腰杆下面的肾脏里长出小小的石头……
* M6 }: E. Q! O8 |9 \* L
0 D% _; {, S% o3 g9 m" [$ n让我引用张爱玲说到海外华人爱国时候的一段话:“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崇拜着神圣的祖国。”7 L6 v$ @' j$ G# D# P
9 I8 R* k4 n+ f5 ^% m$ f/ X5 F# C3 Q9 }/ W' n
写到这里,也许又有人认为我要象张爱玲那样对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批评一通,讽刺一下,然后把自己现在认可的“批评式”爱国提高到无限的高度。
' J& {% ~% U% u4 w& ]. U3 R$ N5 R1 }( \& x* o5 _
" Z. k% z- t% H) \' [不是的,我不会这样做了。虽然我现在认为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喝毒奶粉就是爱国,但我同样认为九年前站在悉尼街头为中国加油的我也充满了爱国情怀,而且,今后某一天,当我再次离开中国到海外定居之后,我的爱国表现形式会因为我所处的位置而再次改变,毕竟到那时,中国下岗工人离我太远,我看到的是乘坐豪华747专机出访的光鲜夺目的领导人而不是“侨居”在自己国家的中国农民工,再说,我和我的孩子们也不会喝中国制造的毒奶粉……
$ K$ a9 n3 k" S+ m; D" g' U9 y/ X( n/ ?
" U Q/ [( P( D2 p海外华人身上的两种爱国主义$ P V2 j4 |5 d f. A2 d' A
6 ?& |" z$ q9 X$ G2 f: p+ T上面以我自己的例子,谈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这里强调的是与国家的关系),他的爱国主义也有不同表现形式——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下面集中探讨一下海外华人华侨身上同时存在的两种爱国主义——对中国的爱国主义,和对所住国家的爱国主义。( P6 {9 L% ^0 {, v0 O6 K5 ^
8 r: d5 ^7 g2 \- b( f! e; T
1 u& H- N3 c4 u! c还是从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入手。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有几千万,仅仅在美国、欧洲和澳洲就生活着好几百万华人,其中除了一些新移民以及我这种空中飞人之外,大多数是已经融入西方社会的精英。这些华人精英在很多领域,例如对西方(例如美国和澳洲)社会的熟悉,对当地国家政治制度运作的掌握,对西方体制的了解,至少从个人经验上,绝对不比我杨恒均差多少。可是,为什么他们很少写文章对所住国家“歌功颂德”呢? N& P4 O8 ^: @% I
7 O, R& ?; W. z- P6 r& K- e其实,在多次和海外华人华侨的聊天中我们都讨论到这个问题。看到国内读者很喜欢了解外面,我的时间又越来越少,我曾经多次恳求我海外的朋友也加入写作,用文字介绍国外可取之处,供我大陆的读者阅读。他们中大多人并不感兴趣,因为中国已经和他们家人没有切实的厉害冲突,也没有法律关系,所以不愿意浪费时间写。也有些朋友也欣然答应了。可是,文章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勉强写出来的,也变了味道,对他们所住国家的批评多过我要求的“找优点”。3 C4 I3 B+ ^* F0 `8 s
* m( c+ z+ B! T: I我们也多次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最后发现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已经真正融入了西方社会,有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连写作也受到西方的影响。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几乎没有一个有名或者有良心的写作者(更不用说知识分子),会把一篇文章的主题定位为表扬。越是融入这个国家,越是不愿意歌颂这个国家。
* c" V& r6 I6 q g; v1 H3 k1 ^. N" p- D. J- R n( u4 |- ]2 N3 G
2 v% E7 Y& l7 p i而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难的题目,我想他们找到美国的优点,写出来,推荐给中国——这是我作为“海内华人”的爱国主义表现,只是我把自己的爱国主义“强加给”他们了。而他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国家,却被那种文化和制度培养成了专挑毛病的“爱国者——这些融入了当地社会的华人华侨的内心深处都接受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歌颂当权者,颂扬代表你国家的政府而不是立国的价值观是肉麻的,不可接受的。( Z/ F3 @8 g, [1 G
' ?9 p& \* j) x$ L8 Z% @
! r3 a$ ]5 ^' T- ^" J% z( l
正是在华人华侨的这种爱国心理之下,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才看到海外华人们怪异的爱国表现…… Z1 o) ?8 T9 Z) l! L
2 {5 `7 p$ \( _0 d% _: p7 [2 i1 m# C% k! ?( E& A4 G' U5 C# N5 i
华人华侨对所在国家的总理出差时多报销了几张机票,都会跳起来和主流社会一起起哄,要求彻查。可是他们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波音747豪华专家,却举起了热烈的双手,激动得热泪盈眶……4 M# I4 c& V' S7 h
) s2 G" E7 v* F/ R
1 I t$ T/ q) x ]' e# H2 q还有一个例子,我在美国和澳洲生活的时候,那里都出现过食品和水的污染,特别是有段时间,大概有两个多月吧,澳洲政府突然宣布,孩子们最好不要直接饮用水管里的水(澳洲水管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我们都知道水出了问题,有微生物侵入。那时,每一个华人华侨都非常关心这件事,对政府没有管理好饮用水非常不满,中文报纸每天都有大篇幅的报道。可对于稍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毒奶粉事件,很多华人华侨就沉默了,中文报纸突然小心翼翼起来,报道前要先问一下使馆是否可以报道,这件事是否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会不会被海外反华势力利用等等。& k1 f& w' K% o
4 H4 U! D+ c9 x
# c$ {5 {- [2 u8 a) E+ z1 T这些海外华人华侨可以对遥远的没有什么法律关系的中国大陆赞扬不止,但如果有华人在白宫里握住奥巴马的大黑手,或者在澳洲握住那个会两句中文的陆克文总理的白色大手就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小民,估计绝大多数美国和澳洲人会认为他是傻逼,有些甚至会把这种卑躬屈膝有违他们价值观的傻逼当成是“美奸”或者“澳奸”……(嘿嘿,别动气,开个玩笑不行吗……)* n* c. v- h1 f. b9 e
, q% [3 w. Z9 g* `5 S- L) N8 `1 k- {4 b G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想打断我,说,海外华人写不出所在国家的优越,也许那是他们的真实心态,也许那个国家真没有什么优越好写的吧?也许,他们爱的是中国,而不是所住国家?
7 c( S4 E8 {7 [" X- f
* E# d+ T" ]0 E; T8 t) d& P
; u6 y3 ` g" t8 k这个问题不用争辩了,让我们看一下简单的事实:建国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正式移民海外的中国大陆人大概也有几百万(法律上的移民,不包括没有转换身份的留学生),那么请问:迄今为止,有几个美国和澳洲华人华侨回到中国后宣布放弃美澳国籍,重新加入中国国籍的?又有几个海归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到中国大陆?如果他们不爱那个国家,他们会把自己的所爱留在那里?你会这样做吗?$ @& X9 k6 _: W( B$ U% m3 p
' e$ y4 Q; ?; O: P
( H% c% M# F6 ~+ B! [. u6 R+ T
海外华人华侨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了两种爱国方式,或者表现了他们如何用两种方式热爱两个不同的国家——一种是法律关系上的“爱”,一种感情关系上的“爱”。9 [: u0 r0 P# C% P
1 ]4 w$ f3 }. l8 Y! P7 F
4 V" ]- |3 p7 q8 |从伦理道德和感情方面,他们热爱中国大陆,但这种爱绝对不会让他们的理智做出“全家搬回祖国定居”的决定。而他们对所居住国家的“爱”,则是建立在一种不需要激情的更加理性的法律关系之上。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住在那里,那个国家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他们的安全、福利和未来,他们得时刻关心那个国家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它在国际上的所谓形象,他们和当地公民一起促进发展,让那个国家更适合他们居住,让那个国家更值得热爱,所以他们有机会就赶紧换国籍和护照,如果有可能,哪怕钻法律的空子,也要继续把亲戚朋友弄到国外……) [' C$ M4 T D+ @
; c+ z6 T5 Y1 X' e7 x5 y& l- v$ a D) {- R+ U# M: _/ f
我反感什么样的“爱国者”?
/ v! M. {/ i0 V/ }; C4 j1 a4 H& E; G" N, R
从上面有点啰嗦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人——无论是海外华人华侨,还是“海内华人华侨”(本人今天正式宣布,在自己的国土上拿暂住证和“绿卡”生活的华人为“海内华侨”——侨居在自己的国家里,嘿嘿),无论他们的屁股坐在哪里,无论他们的爱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只要他们的爱国主义不损害国家和个人利益,是发自内心的,都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 G) T9 u1 h# W% ~9 Q
# v7 `7 Q. X$ \
3 l8 c5 N: t' n1 m/ K+ ]) l我们这些“海内华人”应该理解海外华人对祖国故土的眷恋之情和爱国之心,同时,我也希望海外华人华侨对照自己的处境,反思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大陆同胞更加理智和务实的爱国主义。正如热爱中国的爱国华侨们更愿意生活在那个不愿意离开的国家一样,绝大多数的“海内华人”和他们一样,也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中国。
; }8 Q$ z# A F6 h: b3 g8 y
; h ^% K& a0 C, e3 U. S' G0 d3 Z9 N4 [
我自己虽然把批评国家当成爱国,但我并不赞同那些把国家和民族说得一塌糊涂,对所有的成绩都视而不见;当然,我更加反对的是那些见不得批评,以为爱国就是朝使馆丢鸡蛋或者到国外挥舞五星红旗,动不动就把批评者标签为“汉奸”“卖国贼”的“爱国”贼们……
( W9 E$ q) ]& r1 D4 V- r& R
, F! N8 B+ [5 e; k' I& Q: k" n$ |7 n7 f5 c! c* R6 F9 G0 D
杨恒均 2009-8-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