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2-4 13:07 编辑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发明以后,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火的使用,首先使人类形成和推广熟食生活。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使人类随时都可以吃到熟食,减少疾病,促进大脑的发育和体制的进化。而熟食的推广,还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还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从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不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能够在寒冷的地区生活。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以后的制陶、冶炼等,没有火是无法完成的。 火和燃烧常用于宗教仪式和象征。火和水都代表洁净、消毒,比方说在没有消毒药水的情况下,用来挑刺的针必须先过火以免伤口感染;《圣经·以赛亚书》6章5-7节中,撒拉弗在异象中用火剪从坛上取下红炭来洁净以赛亚嘴唇不洁之罪。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 中医所说的“火”,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所以,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中医就认为与火有关,故以火名之。例如,一个患牙痛的病人,表现有牙龈红肿溃烂,口干渴喜饮凉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症状时,中医就说他是“胃火亢盛”。与此同时,当一个出现怕冷、脉微细、欲寐等表现,中医就认为这个人的体内“火弱”“体寒”了,需要给体内助阳壮火,这些都是借鉴了自然火之特性。 中医说的火,在《内经》中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生理性的火是指人体的热能,它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称之为“少火”。少,有温煦柔和,不亢不烈的意思,《内经》说:“少火生气”,这个“气”就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民间有“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俗语,“火力”,当是少火的俗称。少火充旺,身体机能自然强盛,能耐得凛凛寒气。反之,火力不足,就会畏寒肢冷,虽厚衣重被,依然瑟缩不暖,这种情况中医也称为“阳气虚”。所以,少火其实也是阳气的别称。 人体内的病理性的火,叫做“壮火”,这个“壮”是相对“少”说的,意在表明它的破坏作用,并不是热能增多的意思。壮火能消耗人的“津液”(指具有营养作用的体液),耗散人的“正气”,所以《内经》又说:“壮火食气。”“食”即侵蚀、消耗之意。所以,“壮火不可留,少火不可灭。” 与此同时,当人们认识药物的时候,也引进了“火”的概念,如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温与热,就是火的特性,就是火在药物中的特点。而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对抗人体内的寒热温凉,《内经》称之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的五行学说,以及五脏理论的相火、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等,无不以火的内涵来说明问题,凡此种种均是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中医之理。 由于火的意念与自然界的火具有相同的意义与内涵,而人体内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的支撑。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命之火的燃烧过程,而且人的生命之火,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故此,人体内的火力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与补给,来增添生命之火力,这便是中医扶阳理论之源头。 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我们可以看出113方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大半,可见张仲景擅于应用辛温扶阳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火力而达到驱病和强身目的。从《伤寒论》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受“寒邪”侵袭之后,最易伤及的仍然是人体的阳气,而阳气的根本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力。也就是说,人们从火的利用与引用上,找到了中医扶阳理论的渊源。 由于人体生命之力低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三阴证体质,形成或是导致三阴证体质的因素甚多,而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头面虚火引起的多种这样的病证,从外表来,颇似阳证者甚多,其实根本仍然是阴证,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错把虚火当成阳证来治。 因此,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在其《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