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4316
- 获赠鲜花
- 16374 朵
- 个人财富
- 2156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1-24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 Q: \7 d# q; H8 y# t% L
少一些消极无力的打击,多一些正面积极的鼓励,孩子的内心自然幸福洋溢。
. |3 T- b3 n4 | h4 p' e- A4 L 有些家长抱怨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小年纪,却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z' x0 D9 ?6 `8 N
不爱笑,也不爱和爸爸妈妈交流,看起来一点都不开心。+ R( ]2 ]2 f! Q
正所谓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幸福程度。不开心的孩子背后,多半有个出了问题的家庭。" ]$ I$ u9 r/ q& W6 E+ n' \
下面这4种家庭,很难养出幸福满满的孩子。家长们都看一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 x, m1 P- L8 E 争吵不断的家庭
% L4 T; L: I" s& [" A, s 看过一个街头采访,记者碰到了一个背着书包约莫7、8岁的小姑娘,晚上10点还独自在街上游荡。# t6 O1 D: r% t, s, |
记者问她怎么不回家。她低着头回答:爸爸妈妈在吵架,她害怕,就自己跑出来了。/ n" p7 O8 Z* h8 o8 l" l
记者再接着问,小姑娘的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看着真是让人心疼。9 o* x& X% [% j6 v- k' d
很多家长觉得,俩口子吵架拌嘴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但这一切若是被孩子看在眼里,就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 w! Y7 m+ ^# S D' @ 平时温柔的妈妈,宽厚的爸爸,在吵架时竟变成了两头凶猛的狮子,互相攻击和谩骂,孩子的心里哪能承受得了?6 O/ [; D+ C5 K$ ~) U: O
那些吵架时骂出口的话,就像刀子一样刻进了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 ]5 I& t% s$ n+ K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挫败,自卑,压抑,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了希望,产生厌世的念头 。
% X$ L) n4 t3 E% I) }% d9 U; W3 N 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就能看到无数因父母不和而造成孩子悲剧的事例。所以,家长们,当怒气再次升腾的时候,想想孩子那张无辜的脸吧。 t2 Y. u9 H" f# ?: v
别在他们的心上,戳下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y V4 I. \0 P; k

7 P. U: ^- @! J$ t a! n( G 爸爸不尊重妈妈的家庭
! ^0 d& U' C8 V9 h( v 作家打盹的下午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0 M& f+ Z4 `: O1 t 一个家庭里,爸爸嫌弃妈妈读的是野鸡大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挖苦妻子的学历。- F D: |/ w( `. }4 U8 d
有一天,孩子对着要检查作业的妈妈说:妈妈,爸爸说你是“智障”,你就别检查了,我怕你会算错。
" S, ?/ T: W0 ~* a' R4 ]9 m 这番话一出,妈妈内心很失落,孩子也对妈妈产生了负面偏见。6 _$ G! k" L8 l6 g& H; y
好的家庭里,一定是爸爸妈妈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的。一个不懂得尊重妻子的父亲,给孩子树立了最坏的榜样。
( b! n5 M r% i 从身边的事例就能看出,原生家庭里父亲不尊重妻子的模式,将会原封不动的复制到孩子的家庭中去。
) m& W; ]3 {* N* A6 s 朋友恋爱时很受不了男友的动辄挖苦和嘲讽,不管朋友做了什么事,男友总能找到借口鸡蛋里挑骨头,把她贬得一无是处。
Z: G: I9 {# x6 ]* R0 w2 n7 A, \ 后来跟着男友去了他家才发现,他的父亲正是这样对待他母亲的!甚至比男友更甚,父亲还会对妻子破口大骂。
% h* L+ k+ B2 K- B 朋友吓的不轻,没过多久就和他分了手。
9 V$ p( R6 b/ j& ^, Z9 _; o 一个家庭里,父亲如何对待母亲,从孩子身上就能得到最好的印证。那些不尊重妻子的丈夫,将会收获一个自私冷漠、人缘极差的孩子。
6 J; G) N3 o0 G2 H" w1 C
0 j8 e. {; [$ w0 c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
0 ~, L* C6 T' j* X8 s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R F* {5 h/ l X, H 仪式感,是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是为每个普通的日子都添上生命的色彩。
R3 [5 W( P2 ?9 V; Y5 W 优优出生之后的每个生日,我和先生都会画一幅画送给他,但有一年因为事情太多忘记了,优优很伤心,还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
2 Y- D# ~9 ?1 e. j 原来这孩子,早已把爸爸妈妈送他画当成是爱意的表达了。这小小仪式感的背后,隐藏着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意的传达。
! J9 a* [# n% i5 L1 u, i 对于孩子来说:
6 C! @, n1 g4 p7 V z. i5 j 爸爸妈妈在结婚纪念日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就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恩爱,我们的家庭很幸福;
$ C) C, e: f5 A! E 孩子每主动做一件家务,妈妈就表彰一颗小星星,就是让孩子明白,认真的付出是会被认可和接纳的;
$ h/ a2 |$ R3 c& S( O: f 。。。。。。) u0 i$ f3 V1 d1 w$ u& n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能让孩子感知成长的美好,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9 L: h- J9 q* ^ v# f

! T: Q" ~7 p7 ] 打击、嘲讽式教育的家庭% e( C3 i' L B1 x! l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一贯带有严重的负面情绪。) L5 Z3 T! o! v2 a1 A; [" t' h
孩子考试得了80分,比上次有所进步,家长却说:“这不还没到90分嘛,有什么好骄傲的。”' ~1 h% ?6 ~6 Y, a
孩子想参加作文比赛,家长却说:“就你那写作文水平,还想参加比赛,拉倒吧!”
) L" L5 o4 z g G& B/ N' C' a: { 孩子想帮爸爸修自行车,家长却说:“行了行了一边去,你能干的好吗?别添乱!”/ v. V% ?; t8 C

2 B/ V8 \* `' q4 L% m/ R& k1 P/ h' j) B# o# X% ]% S% F
。。。。。。
& N+ M9 T8 O8 b* m" R- j9 O! r H( L$ d 不论孩子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在分享给爸爸妈妈以后,得到的只有打击和冷落。
3 T8 g) M. B8 x g3 C+ M 长此以往,孩子的激情和信心都被父母给磨没了,人也变得越来越没精神。8 Q. i ^9 S1 ~8 `% g- j/ M7 l
知乎上有个话题:从小在父母打击嘲讽下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 e8 u* I: M# o& }* s2 u 答案最高赞是:变得胆小自卑,有什么想法都不敢告知他人,也不敢去尝试任何新鲜的事物,生活既枯燥又无趣。* K/ `$ b# O/ v0 O; l1 Z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永远都不要小瞧语言的威力,特别是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 x7 y' a, b$ g
少一些消极无力的打击,多一些正面积极的鼓励,孩子的内心自然幸福洋溢。
% h0 q: T* S V& |4 S' y1 s& t4 o7 n5 }3 g
0 \9 d, {) D3 ^& B2 r
- [" h7 P; H3 M% W(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