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黑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得到广泛使用。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 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 膏药贴敷疗法能治多种疾病,道理同于内服,只不过给药途径不同罢了。服药须先入经脉,能入者乃是药物的气味。贴敷之药切近皮肤,彻到肌肉之中,也同样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贴敷疗法发生功效,多因药物贴于皮肤后,通过药物的渗透,吸收或药物对俞穴的剌激,对局部发生直接作用或通过经络的网络传导,达到剌激机体,调整系统功能的效果。 在经络理论中,皮部是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保卫屏障,具有卫外、安内的功效,起到对外接受信息,对内传达命令的作用,是机体的受纳器和效应器。因此,皮部在人休的生理、病理和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通信联络作用。 膏药贴敷是借助药物贴于皮部,对体表形成特定剌激,并通过透皮吸收和经络剌激,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各部位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的作用,以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可见,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近年来,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的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