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似乎是武侠小说、影视的必用神技,对某人身上某个穴位轻轻一点,不仅能让人登时手臂酸麻,还能让人全身定住动弹不得、大笑、昏睡或说不出话,但又能随时将被点住的穴位解开,或过12个时辰方能自行解开。点穴又称打穴,分为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者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者为拍;用五指抓取者为擒;用二指掐取者为拿;用膝、肘打者为拍;用于指抓取者为撞;用手指扣扣者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人体的经脉气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时辰来进行开合变化的。所以在一定时辰里,点打某一气血流行开合的穴位,使其气血流行中断,凝聚,则会使人产生失其知觉之效。这就是武术点穴中的“按时取穴”的原理。如点穴24闭穴时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头,遇时取穴定伤损。子时人中丑天庭,寅时鼻梁卯牙腮,辰时双阴已将台,午时脉腕未七坎,申时丹田酉血海,戌时下阴亥涌泉;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已手热,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隙”。 在现实生活中,至少现代,点穴或点穴疗法或穴位按摩(推拿)并没有那么玄,是指以经络的腧穴为治疗点,通过点、按等手法,产生调整脏腑、平衡气血、疏通经脉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7版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推拿学》认为:“经络学说是推拿方法治疗内、妇、五官科疾病的核心理论之一。”“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直接刺激经穴,一方面通过激发经气,调整局部气血运行;另一方面通过调动与经络相连的脏腑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推动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实现其行气活血的作用。”“推拿手法调整脏腑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通过对经络的刺激,直接调整与之相连的脏腑功能;二是通过对背俞穴和腹募穴的刺激,调整对应脏腑的功能。 推拿的点穴是采用以指代针、以掌代针、以肘代针的方式,从体表的定位对某些腧穴施以点、揉、按、摩、推、拿等手法,通过激发经气、调整局部气血运行、调动与经络相连的脏腑功能,以达到调整对应脏腑的功能。 但点穴的穴与针刺穴有所不同这是因为: 一是范围扩大 腧穴是位于经络上的治疗点,而“点穴”是以指代针、以掌代针、以肘代针、以足代针,是在大于经络和腧穴实际面积几十倍或上百倍的体表面积上施治,使经络由原来的“线”拓宽为“带”;腧穴由原来的“点”扩大为“面”。即使在施治范围内存在某条经络的线段或某个腧穴,也不能忽视被施治的广大的体表面积,而只强调占治疗面积极小的经络和腧穴。 二是穴点会偏离 刺穴的核心技术是取穴必须准确,点穴则主要针对的是与疼痛相关的肌腱起止点、肌肉组织、关节韧带等部位,采用复合的手法进行治疗,所以并非静止地点按在皮表的某个穴点的表面。常常是定位在腧穴的皮表,但随着手法的运用,就会偏离穴位。 三是部位不同 部位在这里是指腧穴在体内的立体定位。由于腧穴是位于体内的肌肉、韧带、关节腔、骨孔等组织器官之中,而“点穴”点压的部位则是皮肤的表面,尽管通过手指的压力可以获得与刺穴几乎相同的“得气感”,或者可以通过手法产生的“功、能、信息”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但由于点、按的部位并不是真正的腧穴,即使有了类似刺穴同样的“得气感”和疗效,也应考虑可能是表皮和表皮之下的各个组织器官(包括经穴)的综合效应。 因此,点穴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治疗体系,实际上经络并不是人体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惟一途径,除经络以外,人体还存在着包括经外奇穴在内的多种已知或未知的联系体内、外的系统。它们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功用,是相对独立的诊断、治疗体系,也应是“点穴”的理论基础。基于以上原因,对点穴的研究应从点穴治疗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研究什么是点穴的治疗机理,不可任意地放大经络和腧穴在点穴中的功用。 笔者认为,为了明确点穴的基本概念,应该在点穴的穴名后面加一个“区”字。如“曲池区”、“合谷区”、“足三里区”,“区”代表的是一个范围、一个区域,推拿学可以在“区”的范围内研究推拿的治疗机理和功效。 |